10月24日,从广东省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历次发布的数据中,选取了去年和今年1至9月份的市场主体统计报表进行逐月测算。发现,仅从民营市场主体来看,今年第二、三季度,该市私营企业新登记户数、注册资本、投资者人数和从业人员,同比月均分别增长90.6%、354.9%、66.1%和92%,个体工商户新登记的户数、注册资本、从业人员的增长幅度为147.3%、238.8%和203.3%。
而在2012年同一时期,该市私营企业相关指标对应数值分别为17.28%、10.12%、15.72%和17.28%,个体工商户对应的数值为-18.73%、-4.32%和-20.82%。(见附表)
两相比照,从月均增长率来看,今年4至9月,深圳私营企业新登记的户数是去年同期的5.24倍、注册资本是35.07倍、投资者人数是4.2倍、从业人员是5.32倍。再比照分析该市个体工商户去年和今年同期的数据,更是令人惊叹。如此大的增长幅度、如此大的数据反差,怎能不让其他尚未铺开改革的地方充满期待?
深圳自今年3月1日实施登记制度改革后,在民营经济领跑下,市场主体数量连续6个月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从新登记的户数来看,4至9月份中,私营企业同比月增长率最高的增长了一倍,个体工商户最高增长了近2倍。这些踊跃进入市场的个体私营业户,为市场带来巨量资金,其中私营企业的注册资本月增长率最高达558.7%,个体工商户最高达274%。这组数据令人欢欣鼓舞。
大量诞生的个体私营业户,还发挥出巨大的就业吸纳效应。今年4至9月份,在深圳新开业的私营企业中,股东(投资者)月增长率最高的达到了93.5%;从业人员月增长率最高的达106%,即使在最低的月份也增长了72.7%。在新登记的、有“就业蓄水池”之称的个体工商户中,其吸纳就业人员增长率在最高的月份达到268.2%。
具体人数方面,据记者统计,今年第二、三季度,深圳新登记的私营企业吸纳就业70.8万人,个体工商户吸纳27.3万人。这表明,仅仅6个月的时间里,深圳仅新登记的个体私营业户就吸纳了98万多人就业——这是个了不起的数字。
“想不起上次增长这么快是哪一年了。”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注册窗口的干部对记者说。在回答记者对今年3月份很多指标呈负数的疑问时,该局负责统计的干部表示,由于政府层面召开经济工作会议时需要数据,所以较早前上级部门将统计数据截止时间作了调整,3月份出来的数据实际上是2月10日至3月10日之间发生的。该局注册处负责人告诉记者,在3月1日开始实施改革前后,投资者多在观望、了解,暂不申请登记,故这个时间段的数据迥异于其他月份。这也是记者以4月份的数据为起点,开始考证该市登记制度改革效果的原因。
就在几天前,国家工商总局“企业发展与宏观经济发展关系研究”课题组发布研究成果:企业注册资本平均每增长1亿元,公共财政收入增长1490万元。可以想象,按照该结论,深圳巨量增长的注册资本将给当地公共财政带来多大增长?更进一步想象,如果登记制度改革在全国铺开,迅速增长的企业将给全国公共财政收入带来多大的增长,进而给全国人民带来多大实惠?
相信答案一定会让人咋舌,并激动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