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相比,自由贸易区生产经营活动的投资源更丰富,生产经营内容更加多样化,投资者做新做大做强的自由化程度更高。在企业经营活动监管、消费纠纷调处及权益维护等方面,也由过去单一主体向与国际接轨的多元化主体转变,市场准入对象和市场监管内容都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工商部门要提前融入,以履行职能为出发点,总结在服务出口加工区、保税区建设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从整体上进行谋划,主动工作,积极应对。
二、树立敢想敢干的创新意识
要积极落实“宽进”制度,结合当前正在推进的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与“先照后证”、“注册资本认缴制”、“年度报告公示制”等配套的具体措施,探索针对承担有限责任的经营主体与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不同管理制度,通过建立信用体系与管理机制,营造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要积极探索“严管”制度,按照自由贸易区与出口加工区、综合保税区不同的市场监管要求,严格依照法律、法规,重新界定监管内容,规范程序,创新手段,把该管的坚决管住,把由社会组织管理的交还社会,把由企业自主管理的交还企业。
要在防范风险的基础上,按照国家工商总局的部署,积极有序地推进各项改革工作,力争在服务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实践中建立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监管制度和监管模式,为全国各级工商机关提供有益借鉴。
三、培养一支适应自贸区市场监管的专业化人才队伍
要积极倡导为自由贸易区建设建功立业的价值追求。引导广大干部按照政治坚定、忠于职守,执法为民、高效服务,依法监管、公正维权,严守禁令、廉洁勤政的行为准则,进一步提升职业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形成具有时代特征、行业特质的工商行政管理价值导向。
要进一步优化用人机制,拓展干部职业发展空间。服务自由贸易区建设为解决人浮于事、人轻岗重、人岗不适等现象提供了契机,工商部门必须以需求为导向,积极引进并善于发现各类适应自由贸易区建设与发展的岗位专业人才和领导人才,建立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尽其能的用人机制。同时,创新级别设置制度,实施干部分类管理,以职务晋升和职级晋升“双通道”促进专业岗位去行政化,拓展基层干部的职业发展空间,推动工商事业可持续发展。
□上海市工商局 陈甬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