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检验检疫局创新监管模式,为其提供了“量身定做”的全方位“精细化”服务方案,在严把质量关的前提下,实行“一企一策”的工作思路。
“一企一策”全程监管的模式,保证了成品零库存,不仅缓解了企业仓储紧张的困难,降低成本,还大大加快了通关速度。
小小袋泡茶,有200多种口味,500多个品种,年产量约为16亿包,2012年创下上海口岸出口干货集装箱数量最大——英联川宁,这个发端于1706年的经典英国品牌,作为西方传统茶文化的代表,如今已经在中国上海浦东站稳了脚跟。
英联川宁饮料(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位于金桥出口加工区南区,注册资本16200万人民币,产品全部销往海外市场。浦东检验检疫局作为出口产品的质量把关部门,对于这样一个外向型的企业来说,是其质量的监督者、把关者,同时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没有浦东检验检疫局为我们提供的精细服务,英联川宁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在英联川宁饮料采访,厂长罗宾对浦东检验检疫局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今天的质量,就是明天的市场。”罗宾告诉记者,英联川宁饮料(上海)有限公司作为英联食品公司(ABF)旗下的子公司,质量、食品安全和遵守法规要求是其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质量的关注是他们一以贯之的原则,因为这是向提供人们可信赖的产品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为保障产品质量,英联在全球所有工厂中推广以HACCP为基础的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公司所有质量体系将会被定期回顾并持续不断地改进,以确保满足消费者的期望。公司所有员工都有责任严格遵守公司的标准操作规范,为实现这个目标作出贡献,并持续不断的寻求广泛的途径改进产品的质量。
对于这样一家视质量为生命且不断发展壮大的企业,浦东检验检疫局创新监管模式,为其提供了“量身定做”的全方位“精细化”服务方案,在严把质量关的前提下,实行“一企一策”的工作思路,不断优化检验监管模式,解决了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个难点问题。
在食品源头管理方面,浦东检验检疫局对川宁采用了“茶叶原料全监管,成品季度监控”的监管方式,指导企业对进入加工区的茶叶原料严格按照欧盟标准进行农残检测,检测项目涵盖了硫丹、三氯杀螨醇、灭多威等多种国家明令禁止在茶树上使用的农药,以确保成品的质量安全。同时,对成品进行季度监控,每季度对不同的成品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的要求进行农残和重金属的检测,切实保证每一包茶叶无毒无害无污染。
对于国内采购的茶叶,检验检疫局指导企业加强对出口茶叶种植基地的管理,按规定科学合理使用农药,确保茶叶质量安全符合我国及进口国要求。同时,指导企业建立完善的产品召回机制,即能根据产品条形码和批号,在短时间内找到生产这一产品的时间、工作人员和所用的原料批号,将产品安全风险控制在最低点。
除了质量可靠的原料茶叶,川宁还需要添加入茶包的香精香料,而这些香料又全部采用进口原料,大约有150余种香型。川宁公司茶叶原料、香料和成品品种繁多,每份报检单内样张多达20页,针对这个特点,浦东检验检疫局对标签和进口供货商实行备案管理,取消了报检随附的标签样张,不仅减小了纸张使用,还节省了审核的时间,提高了通关效率。
与此同时,检验检疫局还大力推进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监管,大大提升了监管效率。从加强进出口集装箱检验监管系统、出口食品企业电子监管系统一直到进出口企业诚信管理系统等电子系统的信息采集和维护工作,检验人员第一时间对新产品信息和新情况在网上更新、维护。不仅方便了企业申报、提高通关效率,也便于检验员进行电子监管和数据统计汇总。
“一企一策”全程监管的模式,保证了成品零库存,不仅缓解了企业仓储紧张的困难,降低成本,还大大加快了通关速度。
去年川宁公司厂房改扩建,浦东检验检疫局又及时进行监管“前移”,多次派检验人员上门实地勘察,检查人流、物流通道走向是否合理,对于仓库门开在哪里等细节一个也不放过,指导企业反复多次修改图纸,避免了建成后可能出现的人流物流交叉污染,帮助企业顺利完成厂房的改扩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