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11月,两名来自广东的男子先后在江苏泰州、江都等地注册、成立6家贸易公司,公司成立速度之快令人咋舌。是什么生意让他们接连新开公司?日前,江都警方经过缜密侦查,成功破获一起新型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在4个月时间内,犯罪嫌疑人以“投资客商”的身份,先后在泰州、江都等地注册6家“皮包公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300多张,票面金额累计达3400余万元,造成国家税款流失580余万元。 巡逻特警 发现两名可疑男子 1月15日,城乡大地到处洋溢着浓浓的“年味”。虽然临近春节,但江都警方却仍然保持着对犯罪行为的高度警惕。当天下午2时许,江都区公安局特警大队两名队员巡逻至引江路时,发现有两名经过的男子神色紧张,形迹十分可疑。巡逻队员立即跟上去,对这两名男子进行盘查。 “我们是来投资的客商,现在有急事要办,请你们多多配合,不要浪费我们时间。”一见有民警过来盘问,这两名男子顿时慌乱起来,但很快又恢复镇定。其中一名男子主动亮明身份,称自己是广东人,刚在江都开了家百货贸易公司。然而,他们不安的神情早被特警队员看在眼中,并初步判断这两人存在犯罪嫌疑。 在接下来的询问中,这两名“客商”的说法口径不一,漏洞百出。特警队员于是对二人随身物品进行检查,发现手提包里竟放着13部手机,数十张身份证及银行卡。这两名广东人为何随身携带这些东西?特警队员弄不明白,而这两名“客商”也说不清。 短时间疯狂注册6家“公司” 民警随后来到了这两名“客商”在江都入住的商务宾馆,查获大量公章、支票、增值税专用发票记账联等。 面对上述物品,这两名男子深知狡辩无用,于是逐步交待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原来,这两名男子均为广东无业人员,于2012年10月来到江苏,首站在泰州落脚。当年10月16日,两人冒用他人身份证件,在泰州市海陵区工商局注册“泰州志强贸易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万元。10月24日,两人又来到靖江,在那里注册了“泰州志高贸易有限公司”。在之后的两周时间里,两人又在泰州注册了2家贸易公司。 他们为何在短时间内注册这么多公司?随着侦查的深入,民警渐渐发现其中真相。原来,他们每到一地,就在当地工商部门注册成立公司。然后,他们通过申报一般纳税人,从国税部门领取增值税发票。接着,他们又将这些发票卖给有需要的单位,从中收取票面额4%的手续费。 循线追踪摧毁犯罪团伙 当年11月,这两名男子又来到江都,照例先租赁办公场所,然后聘请代账会计。11月27日,他们冒用“杨兵”、“吴刚”等人的身份,在江都注册成立了2家贸易公司。截至案发时,两名犯罪嫌疑人共注册、成立6家公司,以此从国税部门领取增值税专用发票500多份,对外虚开300多份,开票金额达3400余万元,偷逃国家税款580余万元,价税合计4000余万元。 案件至此似乎可以告结,但警方并未停止办案的步伐。民警认为,犯罪嫌疑人能在短时间内开设这么多公司,并套取数百张增值税发票,背后肯定有个销售网络作支撑。在掌握大量证据后,民警经过深入排查,成功发现案件中的下线吴某等人。据了解,吴某等人专门销售发票,他们通过上网发帖、电话联系等方式,在全国范围内联系买家,以极低的价格出售到手的增值税发票。不久又发现了两名“投资客”的上线,该起案件的直接组织者和策划人丁某,并对其进行网上通缉。 至此,一个虚开增值税发票的专业犯罪团伙被成功摧毁。 新型增值税发票诈骗案 以往的虚开增值税发票案件中,大多是企业在正常经营的情况下,将多余的发票非法卖出,或几家公司间相互“串票”,以达到增加成本、偷逃税款的目的,但本案作案手法却与之不同。 据江都公安局经侦大队一中队中队长丁邵巍介绍,本案中,犯罪嫌疑人根据买方要求开票后,只将扫描件发给对方,由对方派人重新套打发票。他们在这钻了发票验证的漏洞:增值税发票在国税局验证时,只要密码区的数字、纳税人识别号和发票金额是对的就可以通过。因此,买票方真正需要的只是发票密码区的数字、纳税人识别号和发票金额。 然而,更狡猾的还在后面。原来,为了不引起国税部门注意,达到稳定经营的目的,犯罪嫌疑人每到月底都会将开出的发票作废。这样做的结果是,让原来从中想占便宜的买家吃了大亏,因为尽管买方在拿到发票时,发票是真实的,但这些发票一旦隔月后就全部成了废票。 警方提醒,企业在业务往来时,作为接受发票的企业应该对开票公司进行甄别,必要时要前往工商、税务部门进行核实,严把税票识别关。(文中人物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