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本市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文件指出,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中小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小微型企业为重点,扎实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向街镇、园区、楼宇延伸,以“规范化、网格化、多样化、信息化”的建设思路引导服务机构设置前移、服务工作重心下沉,真正把服务触角紧贴中小企业,加快形成适应本市企业发展需要的服务体系。文件提出工作目标,到2013年底,本市各区(县)中小企业服务机构的服务功能都要向各街镇和中小企业集聚的园区、楼宇延伸,建立街镇、园区、楼宇中小企业服务工作机制,基本形成覆盖全市的中小企业网络化服务体系。 为落实文件精神,5月16日,市中小企业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召开“区县中小企业工作会议”,市经信委副主任傅新华,市中小企业办主任吴文、副主任宋晓辉、葛东波,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副主任丁才庆、顾月明等领导出席会议。会议由吴文主任主持,本市各区县中小企业主管部门的分管领导和服务中心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宋晓辉介绍了2013年中小企业服务机构申报推荐工作。从申报情况来看,参与范围广泛,共有320多家服务机构申报;参与热情高涨,17个区县及六个委办局进行了机构推荐;参与机构质量较高,申报的服务机构不乏有影响力的大型机构和外地服务机构。通过初审的有174家,然后,专家从中评审出167家服务机构。 葛东波阐述了举行第一届上海(国际)中小企业精品展的初衷,一是帮助中小企业市场拓展,二是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三是体现政府对中小企业服务转型的思路。上海市有450家企业报名,进行专家审核后,共有208家企业通过,设有284个摊位。外省市方面,邀请了8个省市进行参展,100家企业共设110个摊位。有8个国家参展,设有90个摊位。 丁才庆对《指导意见》提及的街镇、园区、楼宇中小企业服务工作的定位、主要任务、工作机构建设以及保障措施等作详细的解读。 会议介绍,今年将新培育30家左右国家及市级中小企业示范服务平台,招募一批中小企业服务的志愿者机构和成长导师,建立多层次、专业化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并引导鼓励一批中小企业服务机构纳入服务体系。今年本市还将启动“中小企业服务云”建设项目,项目利用信息化服务手段,整合各类服务资源,吸纳各类社会化中介服务机构的专业资源进入线上平台,成为面向全市中小企业开放式公共网络平台。 傅新华对全市中小企业服务机构服务功能向街镇、园区、楼宇延伸提出要求。傅新华说,1+17+X的X,17个区县根据实际可以有不同的做法和自己的特色,不强调整齐划一,但都应围绕企业的需要进行;在年内,基本完成1+17+X服务体系建设,中小企业的服务云项目建设完成公益的和公益加商业机构的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