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这些名词,在闵行的产业发展中,并非虚空高蹈,而是深深地植根在人们的生活里,闵行的文创产业,看得见、摸得着、玩得到,其品牌更在迅速打响;从闵行走出的,不止是“制造”的产品,更是“智造”的创意、设计、观念。
今天,在上海街头巷尾的每一间报亭里,在人们手机中的每一个APP或安卓读报软件上,在繁华街区、商业办公楼宇的每一台电子阅报栏上,你会读到一篇又一篇“MadeinMinhang”的新闻。2011年秋天,解放日报报业集团落户莘庄,上海媒体的地理版图发生了深刻变化——当下的时事热点何在、观察它们的角度选择……都从闵行一一传递而出。一年多以后的今天再回看,你更会发现,那一刻是闵行现代传媒业发展的重要一步,却远非终点。目前,全国首个国家级视听产业基地已经签约,花落紫竹;在闵行文化公园、七宝生态商务区,文新报业集团、世纪出版集团等传媒航母正纷至沓来。
曾几何时,傍晚时分,搭地铁从闵行赶到市中心的剧场欣赏演出,似乎成了闵行人业余文化生活的固定流向;然而,不知不觉间,我们发现,另一股人流亦变得渐成规模,从闵行各地、甚至市中心汇聚到位于莘庄地铁南广场的上海城市剧院。柏林交响乐团、中央民族乐团、赖声川戏剧表演工作坊……一家家著名演出团体在此登台,闵行正在成为上海演出市场的又一重镇。而上海戏剧学院等专业高校、阿荣影视这样国内最专业的电视广告拍摄基地之一,使闵行的演艺影视服务业愈加分量十足。
闵行有绵延的黄浦江岸线,有七宝、召稼楼等历史悠久的古镇,有风貌独特的老工业基地,如今,这些景点正在被渐渐串成一线、聚拢人气。无论是韩湘水博园的声名渐彰,抑或召稼楼古镇短短几年间跻身上海旅游景点人气十强,都在为闵行贴上越来越醒目的“好玩”标签。
当我们企图细数这片土地上文创产业的亮点,我们会愈加感到版面空间的有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设计的茅台酒瓶、为上海科技馆二期精心设计的展示内容、具有全市乃至全国影响的高端印刷业……“闵行智造”的文创产业,是一列越来越长、不断延伸的名单。
中国(上海)网络视听产业基地
这是全国首个国家级网络视听产业基地。网络视听产业主要包括网络电视、IPTV、手机电视、网络广播等,是我国文化产业领域的新兴业态,是文化与科技结合的典型代表。
中国(上海)网络视听产业基地坐落于紫竹国家高新区,规划占地220亩,总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主要由主题广场及主题轴、数字新媒体研发运营区、综合楼宇区及配套服务区四大部分组成。
在产业链上,基地涵盖了网络视听产品的设计、制作、研发、衍生产品开发等环节,定位于搭建网络视听产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包括云计算中心、多媒体高清制作中心、节目交易中心、人才培训中心等。
视听产业基地已经吸引了一批在网络视听产业细分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确定落户,包括电驴、土豆网审片中心、PPS、PPLIVE、激动网、百视通和联想合资成立的上海视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都将进驻园区。
“一园一区”
“一园一区”即我区正在大力建设的闵行文化公园和七宝生态商务区。
“一园一区”紧邻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区位优势明显,充分依托虹桥商务区和上海城市文化主轴线西中心,是我区公共文化、创意文化、旅游文化组团式发展的标志性集聚区。
其中,文化公园凸显文化展示、演艺、休闲娱乐服务功能;生态商务区集聚传媒、出版、影视戏剧等文化产业项目,将辐射上海市乃至长三角。文新报业集团、世纪出版集团已签约落户,在此建设文新传媒谷和世纪出版园。前者将成为上海文新报业集团总部,建成综合型、公共型、功能型、服务型的传媒产业集聚区;后者将吸引世纪出版集团旗下15家出版社和数字信息出版公司入驻。
确定入驻“一园一区”的其他重要文化项目,还有法拉利文化中心、上海海派艺术研究中心、闵行博物馆、五方园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