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网上商事登记平台日前上线运行,从今往后,外资企业登记注册步入“键对键”时代。可以说,网上商事登记掀起了东莞全面商改的新高潮,迈出了东莞对外开放的新步伐,树立了东莞政府服务的新典范。随着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一步步闯入深水区,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不仅会改出综合社会成本降低、整体社会效率提高等制度红利,而且还会收获社会参与更强、社会活力更旺等诸多的发展动力。
众所周知,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改掉了不合理的制度设计,卸下了捆绑在社会主体身上的负担,撤下了横亘在民众身前的各类栏杆,为社会大众释出了更多的自由活动的空间,降低了社会活动的成本,自此,民众就多了一些公平参与的机会,增强了办事的方便性,提升了商业行为的效率,降低了商务活动的支出成本,给予此类制度变革相应的高分并不为过,算得上是实至名归。
不过,制度红利远不止撤哨拆卡所流出的环境溢价,更大量的红利在于激活社会参与的热情,扩大社会的参与面,从民众的投入、投资中获得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潜力。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会有一个有趣的发现,即社会参与度越高的事件,就一定会是波澜壮阔的史诗性的事件。在社会、政治和经济三者的关系中,社会总是起着向政治、经济领域释放政治资源、经济资源以及各种选择智慧的作用,从社会流向政治、经济领域的资源和智慧越多,政治和经济也就具备规模性和转折性。社会是政治变革和经济变革的宽度和高度,离开了社会的支援,政治和经济往往行之不远。以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经历为例,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改革开放的号角之后,民众参与的热情逐步被激发,大量的城市居民开始投身于经济大潮中,大量的农村青年走出乡村,成为生产线上的一员,应当说,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起航,正是社会要素大量向工业和城市转移的结果。没有亿万农民的迁移,像东莞这样的农业县一万年也摊不上工业化的大事。东莞奇迹的创造,就是东莞本土社会精英、外来资本和来自广阔世界的打工人群整体推进的结果。
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不仅要改掉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各种清规和戒律,还需要构建有利于社会向上发育的体制和机制,以文化的软力量来促进社会的自我发育和自我成熟,从而使社会孕育出更优质的发展资源,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商事登记制度的得分高低,不仅取决于制度方案的完善与否,也取决于商事登记制度变革是否能指向社会本身的发育,是否能让社会获得走向优化的机会。社会资源的水准越高,经济发展方式变革的力度就越大,越有高度,而创新型经济发展的动力也就越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