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改掉幾個部門,對老百姓來說其實無所謂。辦事簡單、痛快,就是做到了服務型政府。
河北張家口的農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郭建仁代表
加快形成政社分開、權責明確、依法自治的現代社會組織體制。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建立健全統一登記、各司其職、協調配合、分級負責、依法監管的社會組織管理體制,健全社會組織管理制度,推動社會組織完善內部治理結構。
本版採寫京華時報記者陳蕎 袁國禮綜合新華社
機構改革
之職能轉變
國務院機構職能轉變十大舉措
1
減少和下放投資審批事項。
2
減少和下放生產經營活動審批事項。
3
減少資質資格許可和認定。
4
減少專項轉移支付和收費。
5
減少部門職責交叉和分散。
6
改革工商登記制度。
7
改革社會組織管理制度。
8
改善和加強宏觀管理。
9
加強基礎性制度建設。
10
加強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設。
工商登記降個人創業門檻
原文
改革工商登記制度。對按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決定需要取得前置許可的事項,除涉及國家安全、公民生命財產安全等外,不再實行先主管部門審批、再工商登記的制度,商事主體向工商部門申請登記,取得營業執照后即可從事一般生產經營活動﹔對從事需要許可的生產經營活動,持營業執照和有關材料向主管部門申請許可。將注冊資本實繳登記制改為認繳登記制,並放寬工商登記其他條件。
解讀
工商登記制度將由“先証后照”改為“先照后証”。新政透出“寬進+嚴管”的政策導向,有助於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
現行制度下,先要到主要部門取得行政許可証,才能到工商部門申辦營業執照,這就是“先証后照”。在等待許可過程中,因不具有企業法人資格,創業者往往難以開展招工、洽談、簽約、貸款等企業前期籌備工作。
政協委員、國家工商總局局長周伯華將這種困擾形容為“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有的小微企業創業者得先去找前置審批部門,取得他們的同意才能到工商部門辦理執照。但這些部門可能會說,你連公司都沒有,怎麼審批?創業者被推來推去,兩頭受堵。”改革后,創業者隻要到工商部門領取一個營業執照,就可以從事一般性的生產經營活動。如果要從事需許可的生產經營活動,再向主管部門申請。在等待許可期間,創業者可以著手開展一些籌備工作,這就為企業先期發展爭取了大量時間。
此外,注冊資本實繳登記制度轉變為認繳登記制度,工商部門隻登記公司認繳的注冊資本總額,無需登記實收資本,不再收取驗資証明文件。申請企業登記不用再為注冊資本發愁。如參照國際慣例,企業股東承諾認繳多少就是多少,理論上一塊錢也能辦公司,經營者風險自擔。新政將使廣大創業者直接受益。
“具體改掉幾個部門,對老百姓來說其實無所謂。辦事簡單、痛快,就是做到了服務型政府。”張家口的農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郭建仁代表說。
從方案看,“嚴管”是潛台詞,要求企業加強自律,要求有關部門加強對市場主體、市場活動監管。周伯華說,改革方案審議通過后,工商系統就會全國推開。
四類社會組織可直接登記
原文
逐步推進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使其真正成為提供服務、反映訴求、規范行為的主體。重點培育、優先發展行業協會商會類、科技類、公益慈善類、城鄉社區服務類社會組織。成立這些社會組織,直接向民政部門依法申請登記,不再需要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
解讀
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王名認為,此次改革方案中,對於社會組織的發展提出了一個非常好的方向,“某種意義上比直接出台法規更有積極意義。”
這種積極意義體現在幾方面,一是在社會組織的管理上,政府正在進行積極的改革創新,要探索社會組織直接登記﹔二是政府的有些職能會轉移給社會組織,比如轉移給行業性協會等﹔三是政府在社會服務方面,更多地給予社會組織機會來進行購買服務﹔四是政府對社會組織會有積極的培育、指導、支持等措施。
我國現行的管理體制是對社會組織實行登記管理機關和業務主管單位雙重管理,這也就造成社會組織有兩個“婆婆”。
全國政協委員、四川省律師協會副會長施杰告訴記者,之前一些業務主管部門出於責任、風險擔憂和方便管理的考慮,使許多社會慈善機構難以找到“婆家”,不得不以“黑戶”身份地下運作。“如今,降低了獲得‘准生証’的門檻,這將推動民間公益組織蓬勃發展。”
此次在登記方面,方案中明確提出,行業協會商會類、科技類、公益慈善類、城鄉社區服務類等四大類社會組織,可以直接向民政部門申請登記,不需要業務主管單位這個“婆婆”審批同意。
據了解,2011年民政部曾明確公益慈善類、社會福利類、社會服務類等三類社會組織可直接登記。
個人和單位將有信用體系
原文
加強政務誠信制度建設。建立以公民身份証號碼和組織機構代碼為基礎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建立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
解讀
社會信用代碼是標識社會信用信息主體的惟一的、不變的代碼,包括公民信用代碼和組織機構信用代碼,是採集、查詢、比對信用信息主體,實現信用信息資源共享所依托的橋梁。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介紹,個人信用與身份証號碼聯系,單位信用與組織機構代碼聯系,“這意味著今后個人和單位都有了自己的社會信用號碼,為基本信用制度建設打下基石,且對防腐也有很大作用。”
北京理工大學教授胡星斗介紹,目前整個社會缺少誠信的現象特別嚴重。身份証雖也有一些信息,但隻有基本的年齡、居住地等信息,而社會信用制度一旦建立,無疑會納入更多的個人信息,如銀行的個人信用記錄、公安部門的犯罪記錄等,“類似於個人檔案,更有利於反腐和提高個人信用。”
不過夏學鑾表示,此次的改革方案只是提出一個目標和方向,社會信用代碼制度的具體實施細則等也應出台,對不守信用如何處罰等相關問題予以明確。
建立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也被上述專家認為是反腐的有力措施。夏學鑾說,相比金錢的流動和不好計算,不動產是能量化計算的,“統計不動產更有利於廉政建設,房叔房嬸等現象也可以避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