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南通工商局针对外商投资企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积极从法律、信用层面开展了对外商投资企业出资信用的培育和管理工作,通过抓制度建立健全、服务优化高效、监管强力全面等三个环节,进一步强化了外资企业出资到位的自觉性,规范了股东的出资行为。截止今年10月底,全市有外商投资企业4796户(其中法人企业3932户),注册资本到位额188.41亿美元。今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693户(其中法人企业户541户),实收资本合计15.998亿美元,是去年同期的3.16倍;外方实缴13.31亿美元,是去年同期的3.4倍,注册资本到位额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创历史新高。特别是年初资本到位率偏低的海门市,经过半年的信用管理,目前外资企业资本到位率接近100%。
制度先行。在以往《外商投资企业诚信经营宣传教育制度》、《外商投资企业诚信经营承诺制度》及《外商投资企业信用管理制度》三项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江苏省局新下发的《公司股东出资管理警示制度》的要求,专门针对出资信用管理制定出台《南通市外商投资企业出资信用管理办法》,形成从信用培育、信用公示、信用约束到信用监管的信用管理体系,从制度上奠定了外商投资企业诚信出资的基础。
服务跟上。一是开展了对全市外资企业出资现状的调研,撰写了调研报告,对全市出资现状做到家底明,情况清,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和建议;二是加强对企业诚信出资的宣传、培训和教育,引导企业自觉承诺,增强诚信出资意识。截止今年10月,全市共发出外商投资企业《诚信出资倡议书》1253份,有455家签订了《诚信出资承诺书》,自愿对社会作出公开承诺,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通过诚信宣传倡议,原来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按期出资的35家企业,积极筹措资金,按照章程的约定,如期出资。三是在营业执照的醒目位置标注出资期限,提醒企业及时出资。四是在出资期限到期前一个月,由监管人员进行催缴提醒服务。五是借政府之力,共同做好企业出资信用管理工作。向政府专题报告,以政府的名义召开外商投资企业出资监管工作推进会;将欠缴出资的外资企业的名单提交各乡镇、村、园区并上门帮扶,由政府与企业共同解决方案;由政府牵头,成立了由政府部门组成的“外资企业出资监管部门协作联动”班子,成员单位及时反馈欠缴出资企业信息、处置结果等,形成信用约束监管机制,使失信企业在社会上寸步难行。
监管到位。一是推广使用层级管理软件,将外资企业出资信用监管作为基层属地监管的重要内容,以首期出资为重点,做好出资提示、出资催缴、出资公示等各项工作。二是严格按照新出台的出资管理规定及出资监管流程操作,认真使用出资管理各项软件流程,定期在南通信用网上发布“未按时出资的失信股东名册”,做到监管留痕、执法到位。三是开展全市性出资专项检查,对262家违约出资企业分别作出了责令整改等行政行为。其中5家企业立案查处并吊销,余下企业基本都规范到位,有72家企业在规定的期限内主动完成实收资本到位,18家减资,5家外资转内资,32家办结注销手续,30家办理清算组备案,另外因各种原因由政府出面担保给予延期整改的12家,外资出资信用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