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9月以来,伴随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从上海扩围至北京,我国结构性减税步伐也进一步加快。那么,减税究竟减了哪些税?减税效果是否已经显现?减税如何减得更有实效?
减税究竟减了哪些税?
减税,与增税对应,而二者都是结构性减税的内容。近几年,结构性减税这一名词不仅是我国财税政策的主题词,也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主题词。结构性减税的核心是给中低收入者、中小型企业减税,给高收入者、高污染企业增税。
去年以来,我国加快了结构性减税的步伐,最具代表的就是今年1月1日起在上海启动的营改增试点,这项改革试点在今年年底前将扩大至10个省份。根据测算,营改增全国铺开,年减税将在1000亿元以上。
不仅如此,去年我国修改个税法,6000万人告别个税;提高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924万多个体工商户无需缴纳这两项税。此外,还包括免征蔬菜流通环节增值税、降低部分进口商品关税、针对小微型企业的一系列税收优惠等。
事实上,结构性减税是近些年来我国一直延续的财税政策,包括全面取消农业税、增值税转型、三次提高个税工资薪金减除费用标准、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等,减税规模都在千亿元以上。当然,还包括一些增税,最具代表的就是资源税的推出。
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指出,去年以来实施的结构性减税政策力度很大,例如营改增,涉及我国两大主体税种,减税空间非常大,更重要的是,目前我国在经济增速放缓、收支矛盾凸显的情况下仍加大减税力度,凸显出实施结构性减税的决心。
普华永道间接税主管合伙人胡根荣认为:“结构性减税不是单单看收入的增减,而是与税制完善相结合的,例如营改增的目的是为了减少重复征税,带来的结果是总体税负下降,资源税征收的初衷是资源保护,不仅仅是增加税收。”
减税效果是否显现?
根据财政部最新公布的数据,今年前8个月,全国财政收入82330亿元,增幅10.8%,较去年同期回落20.1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70626亿元,增幅8.9%,回落19.4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刚刚结束的8月份,我国第一大税种增值税收入减少167亿元,同比下降8.5%;中央财政收入出现负增长,同比下降6.7%,这两个现象在近些年来都是十分罕见的。
“今年以来,随着一系列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出台与实施,税收、财政收入增幅回落的趋势明显,减税效果已经直接、明显地显现出来,比如个税,个税法修改后,个税收入已经连续11个月出现下降。”白景明说。
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副会长易中舸说:“去年以来实行的一系列减税政策,尤其是针对中小企业的减税政策已经逐渐显现出效果,减税是个综合、全面的表达,减税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环境。”
从上半年的数据来看,我国GDP同比增长7.8%,税收增长如果扣除价格因素也按可比价格计算,9.8%的增长与GDP增长基本同步,这一现象在近年来也是少有的。
“这更符合经济规律。”白景明指出,税收增速与GDP增速一般会保持同向,从我国上个世纪末的情况看,二者基本保持同步,但前些年,我国制造业、房地产业等对税收影响较大的行业爆发式增长,再加上物价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税收增速超过了GDP增速,目前的回归是受结构性减税、宏观调控、物价、经济转型等因素影响。
减税如何减得更有实效?
今年9月1日,北京13.8万户企业正式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北京预计全年减税约165亿元。北京辛峰物流公司董事长孙京学说出了心里话:减税对我国中小企业来讲是好事,希望减税减得更有实效。
根据总体部署,我国将进一步加大结构性减税。一些专家也指出,随着我国结构性减税力度的加大,减税会进一步显现出实效,而要从推动税制改革、贯彻落实好已经出台的减税措施等方面,让结构性减税效果更加凸显。
“目前,营改增已经从上海扩大至北京,随着营改增的全面推开,增值税抵扣链条进一步完善,减税的效果会更加明显,我国目前的结构性减税政策已经越来越重视对经济转型的助力作用,这一作用也将会在今后进一步显现。”白景明说。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研究员杨志勇说,减税政策要有持续性才能更有实效,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在这一背景下,更要坚持实行结构性减税政策,给中小企业减负,为其提供转型的空间,财政、税收收入的下滑不会放缓结构性减税的脚步。
“当然,结构性减税要与稳步推进税制改革相结合,已经列入改革计划的除了营改增,还有消费税等,从长远来看,增值税、个税、企业所得税都有待进一步完善,税制完善可以让税收政策调整的效果体现得更明显。”杨志勇说。
一些专家也指出,当前最重要的是贯彻落实好已经出台的减税政策,真正体现出减税的实效。值得注意的是,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近一段时间已多次强调,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避免突击收税,牢固树立不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就是收过头税的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