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旗凝聚力量 文明引领风尚——来自上海市工商局长宁分局的报道之一 |
2012/7/5 阅读次数:301 |
近年来,上海市工商局长宁分局党委紧紧围绕“强组织、增活力、创先争优”这一主题,按照“抓落实、全覆盖、求实效、受欢迎”的工作要求,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努力实现基层党组织战斗力进一步提升、党员队伍生机活力进一步提升、基层党建制度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的目标。 实施“10+5”模式,促进党组织生活规范化 长宁分局党委实施了党组织生活“10+5”模式。“10”是指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的10个规定动作,即党支部公开年度工作计划、半年小结、年度总结,公开结对帮扶工作计划、项目、记录和总结,公开理论建设学习型党支部计划和目标,每两周组织一次学习活动,每月召开一至两次支部委员会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员大会,每季度安排一次党课,每半年与党员谈心一次,每半年开展一次干部思想分析,每年开展一次民主评议党支部活动。“5”是指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的5个自选动作,例如开展专题研讨等具有特色的组织生活。 实施党组织生活“10+5”模式,就是通过合理设定党支部组织生活的主题,使党章规定的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八项基本任务,党员的八项义务、八项权利,上级党组织的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通过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形式得到全面落实。同时,在确保各党支部严格按照党章和上级党委要求开展好党组织生活的基础上,鼓励每个党支部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自选活动,推进“一支部、一品牌”建设,形成党组织生活既严肃认真、又丰富多彩,既有统一标准,又各具特色的特点。 长宁分局党委书记、局长夏利民介绍说,实施“10+5”模式,就是既做好规定动作,又使组织生活更为丰富多彩。周桥工商所结合学习型党支部建设开展了“读一本好书,有一份感悟,写一篇感想,理一年思路”活动。机关第五党支部开展了“消费与安全宣传服务”主题实践活动,党员现场接受消费者咨询、申诉和举报。通过开展自选活动,基层党支部和党员直接服务于人民群众。 今年年初,长宁分局党委还开通了长宁工商阳光党务网,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党务公开、廉政文化、精神文明等工作整合在一个工作平台上,设置了资料发布、视频发布、集中学习、在线考试等模块,受到了广大党员的欢迎。 创建党员示范岗,评选窗口服务之星 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长宁分局党委始终将立足工商职能、提升服务质量、让人民群众体验到服务质量的新变化作为工作重点,通过开展创建党员示范岗活动,实现“亮出党员身份、树立党员形象、展现党员风采”的目标。 为增强窗口干部的创先争优意识,长宁分局党委从2011年6月开始开展评选窗口“服务之星”活动,每两个月评选出1名企业注册“服务之星”、1名工商所“服务之星”和1名消费维权窗口“服务之星”,在内部网络上开设专题栏目,大力宣传“服务之星”,展示“服务之星”的风采,以先进事迹感染全体党员和干部。 被评为“服务之星”的宋向初是虹桥工商所的一名老党员,多年来,他坚持“热心”、“尽心”、“精心”的工作理念,不论是炎炎夏日,还是数九寒天,一直奋战在执法第一线。2011年,宋向初在体检中被查出患肺癌。当时正值年检高峰,他为了不让年检工作脱节,一边接受检查一边坚持工作,直到年检结束后,才离开岗位住院做手术。 被评为“服务之星”的黄礼正被大家称为“老黄牛”,他监管的辖区共有市场主体500多户,监管工作量大。面对困难,黄礼正从服务入手,以沟通为基础开展工作。他多方了解经营户的生活状况,巡查时多唠家常、常出主意,拉近了与经营户之间的距离。 开展“红盾阳光系列活动”,引领志愿者活动 今年 1月17日,长宁分局党委举行了“红盾阳光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并开展了第一项主题活动——“红盾暖流活动”。 “红盾阳光系列活动”每两月一个主题贯穿全年度,1月至2月开展以“红盾涌暖流、汩汩汇和谐”为主题的“红盾暖流活动”, 3月至4月开展以“红盾社区行、点滴促文明”为主题的“党员社区活动”,5月至6月开展以“红盾校园行、情牵学子心”为主题的“红盾护航活动”,7月至8月开展以“红盾送清凉、丝丝沁人心”为主题的“夏送清凉活动”,9月至10月开展以“红盾递温情、青春暖夕阳”为主题的“红盾关爱行动”, 11月至12月开展以“红盾公益行、志愿在我心”为主题的“志愿集中行动”。其中,“公益一小时”志愿接力敬老活动作为“红盾阳光系列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贯穿全年。 夏利民介绍说,长宁分局开展“红盾阳光系列活动”旨在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增强党员干部的社会责任意识,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展现党员干部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文明形象。“红盾阳光系列活动”既是创建精神文明的有效载体,又是党员干部参与文明共建、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升华的有效形式。 “公益一小时”志愿接力敬老活动是“红盾阳光系列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从2011年9月开始,长宁分局志愿者坚持每个月利用一个工作日的午休时间,走街串巷,将一份份爱心蔬菜送到辖区独居老人家中,并采取与老人拉家常的形式,加深志愿者与独居老人之间的感情。每次活动,大家总是认真将蔬菜分装、打包好,遇到闷热的天气,还会细心地把蔬菜放置在阴凉通风处,在送给老人时,还帮助老人把蔬菜放置到合适的地方。每次开展活动时,志愿者还帮助老人做一些家务。看到志愿者的身影,老人们总是笑逐颜开,此时幸福感也在志愿者心中油然而生。 盛征是周桥工商所一名普通干部,他的血型是RH阴性,也就是俗称的“熊猫血”。在中国人中,属于这种血型的人不到千分之四,十分稀有,但上海每年需要0.3吨RH阴性血。作为上海市血液中心的储备鲜血志愿者,从第一次献血至今,盛征已坚持了25年,共献血6次。每逢重大活动,作为特殊志愿者,盛征都24小时待命,以备不时之需。上海世博会期间,有一天深夜,已经休息的盛征被电话铃惊醒,血液中心急需RH阴性血,他立刻起身赶赴血液中心献血。在单位组织的义务献血活动中,医生告诉他因为血型稀有,可以先不献,等到有急需的时候再献。盛征却说:“献血并不会让我损失任何东西,却能帮助急需用血的患者。将心比心,如果我躺在手术台上急需输血,我也希望有人能及时伸出援手,帮我一把。” |
|